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千陽縣桃花米

千陽縣桃花米

陜西省寶雞市作為炎帝故裏,曾經孕育了燦爛的中華農耕文明。在寶雞市千陽縣,壹種罕見的水稻千陽桃花米曾是何謙河兩岸的特產。桃花飯之所以叫“桃花飯”,是因為精米外面有壹層紅色,看起來像壹朵桃花,煮成的粥湯是粉紅色的,煮好的米飯兩頭上揚,中間像壹朵桃花。千陽桃花米漢代時在千陽種植,享有盛譽(千陽縣在漢代被稱為玉溪縣)。據說明朝嘉靖皇帝吃了桃花飯後稱贊說:“人間無珍寶,桃花香米來仙境”。從此,黔陽桃花米名聲大噪,被選為宮廷貢品。

自唐宋以來,桃花米已成為宮廷中的聖物。明清時期,桃花飯甚至成為當地富紳追求高官職、高俸祿的賄賂。清朝嘉慶年間,宣漢縣鄉紳羅思舉以兩升桃花米的價格從嘉慶皇帝手中奪得兵馬大元帥的職位。民國28年,宣漢縣鄉紳黃保軒背上桃花米來到重慶,將米親送到蔣介石手中。姜高興地獎勵黃易為宣漢縣令。

65438年至0957年,桃花蜜被派往北京參加首屆全國農業博覽會。憑借其獨特的外觀,香甜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桃花米受到了評委的好評,獲得了大米類的第二名。隨後,它參加了在泰國、印度、孟買、馬來西亞和尼泊爾舉行的世界農業博覽會。在1962中,農業部將其列入國家優質作物目錄。1963年參加全國農博會鑒定,被評為“中國珍貴水稻”,列入《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目錄》。1965年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被列為珍貴水稻。從65438到0977,桃花蜜參加了廣交會,受到中外客戶的青睞。如今,作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優質大米之壹,黔陽桃花米已被列為省優質農產品重點發展項目。它不僅外觀漂亮,吃起來“黏黏的”,而且味道很好,並含有很高的營養元素。據史料記載,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預防腳氣和口腔炎癥,具有健脾和胃、清肺補中、健脾養胃、益津健腦、調和五臟、疏通血管的作用。

千陽桃花米搶救開發項目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合理膳食備受關註,特別是城市居民對主食品種的需求正由細糧結構向粗糧結構轉變,由單壹糧食向豐富糧食結構轉變,特別是無公害、天然、綠色農產品日益受到市場青睞。黔陽桃花米質硬、粘、味美,營養成分高。是改善人們飲食結構的理想食品之壹。因此,選育優質高產的桃花米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