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特產本不少:新會的陳皮、葵扇、亞佗黴姜、蟲草,臺山的鹹魚、蠔、雞爪芋、涼粉,開平的馬岡鵝、金山火蒜、水口腐乳、鎮濠泥雞,鶴山的紅煙、茶山素馨花、古勞銀針、劍花,恩平的瀨粉、奇石、恩平燒餅、簕菜茶,還有江門市區的蓮花牌白糖、三桁瓦菜刀、荷塘頭菜等等。
------------------------------------------
龍勝甜橘1969年即開始種植,特點為皮薄色好,香甜核少,富含維生素和果酸,品種有陽山橘、十月橘、年橘。而楊桃、番石榴、石番果則均引種臺灣,其中楊桃果大肉嫩,清甜可口;番石榴原名芭手又稱芭苯,清甜爽脆,品種有世紀芭、四季芭、珍珠芭、水晶芭、無子芭等;石番果則為飲料上的佐料,也可鮮食,果肉金黃且有壹股清香。
陂頭桂味荔枝產於馬岡鎮陂頭嘴村,為加拿大華僑吳文璽於1915年由增 城移植。特點為果肉厚脆,有桂花香味,近果肩有墨綠色斑塊,故稱為鴨頭綠桂味。不少華僑,港、澳同胞都喜好組團到陂頭嘴啖荔枝,陂頭嘴桂味荔枝在省、港、澳壹帶均享有盛名。
廣東省地方優良鵝種之壹。種源於開平市馬岡鎮,故名“馬岡鵝”,特點是:體型適中,頭、嘴、腳皆烏黑色,羽毛灰黑色,頭大頸粗、胸寬、腳高,皮薄,肉紋纖細,肉質好,脂肪適中,味道鮮美。另外,馬岡鵝抗病力強,粗食早熟、易長,產蛋較多,暢銷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