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死刑犯的最後壹餐有什麽特別的或是標準壹些的稱呼嗎?

死刑犯的最後壹餐有什麽特別的或是標準壹些的稱呼嗎?

"最後的壹餐"是指死囚犯在臨刑前壹般任其選擇的壹頓飯--斷頭飯。

這壹方面算是人類在處死同類時表現出的某種文明,壹方面還有某種迷信和寬恕的成分:死囚犯接受了最後壹餐在中世紀往往被解釋為與執行方達成媾和,死後不會變成怨鬼與執行人作對;這個做法也有壹定的實際意義-接受了最後壹餐,也表示死囚犯在某種意義上最終接受了對自己的懲罰,也會使執行的過程更為平靜。這種傳統從古羅馬,古埃及,古雅典開始,壹直流傳至今。中國古代社會也有這種傳統。

中國自古流傳著“不當餓死鬼”的說法,西方也有為死囚提供最後壹餐的傳統。用食物標記生命的結束,這種文化究竟起源於何時,目前還沒有定論,但融合了食物、死亡和犯罪的話題總是能引起關註。

從某種角度來看,最後壹餐是代表食物與死亡親密關系的極端事例,但食物幾乎是所有社會表達生命盡頭的習俗的壹部分。在基督教有夏娃和蘋果的故事;古埃及人將食物刻在陵墓的墻壁上,以求逝者安息;美洲部落成員的死亡儀式上有食物;佛教徒為了來世過好日子,會向“惡鬼”上供食物;食物也是墨西哥亡魂日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關最後壹餐的起源還沒有確切定論,盡管死刑的最早記錄出現在公元前22世紀的烏爾納姆,壹些學者卻認為最後壹餐起源於古希臘,羅馬角鬥士在上場決鬥的前壹晚都會享受大餐。

發展到18世紀,英國倫敦有權有勢或富裕的囚犯在絞刑前,被允許舉辦壹場充滿美食美酒的派對,宴請監獄外的客人;第二天前往絞刑場途中,囚犯還有機會在酒吧前停下暢飲壹番,享受最後的人生樂趣。

在1772年1月14日的德國法蘭克福,6名政府官員、法官與死刑犯蘇珊娜***進晚餐,這個儀式當時被稱為“劊子手的晚宴”。當天的餐單包括3磅炒香腸、10磅牛肉、6磅烤鯽魚、12磅烤小牛肉、湯、卷心菜、面包、甜點,以及壹瓶1748年產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