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絲綢之路的“第壹人”張騫,從西域帶回了菠菜、苜蓿、核桃、葡萄、蠶豆、石榴、芫荽(香菜)、黃瓜、大蒜、蘆薈、胡蘿蔔、芝麻土豆、西瓜、等蔬果。
為東西方交流創造條件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後,西漢政權又相繼派遣使者去安息、身毒、奄蔡、條支等國。因西漢國力強盛,民富國豐,西域各國很希望與西漢交往。
東漢時期公元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到達條支和安息(帕提亞)諸國,最遠抵安息國西界的今波斯灣沿岸,這是史書所記載的到達波斯灣的第壹個中國人。隨著絲綢之路的貫通,中原地區的絲綢、瓷器、漆器、茶葉等傳入西方。
而歐洲和中亞西亞地區的石榴、胡麻、葡萄、胡瓜、胡蘿蔔、胡桃、琥珀等傳到中原地區。此外,借助絲綢之路,佛教、基督教、祆教、摩尼教和道教等逐步開始傳播。?
擴展資料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故裏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裏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導,率領壹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
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譽為“第壹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又從西域諸國引進很多新的物種到中原,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出壹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張騫不僅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而且還從西域帶回了好多種我們還未曾吃過的美味水果。在我們大朵快頤之時,可不要忘記這位探險家和美食家!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以“張騫鑿空”四字高度概括了這位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的歷史貢獻和傳奇人生。張騫,作為中西交通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偉大開拓者,永載史冊。
百度百科-張騫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