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美味地方菜系列——酥肉
小酥肉:山西十大名碗之壹。在晉中地區,幾乎是人人都愛的家常菜。小酥肉雖然蒸了壹塊入口,但是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醬香濃郁,碗底湯汁濃。平遙人在春節和宴會上吃這道菜。其制備方法簡單。將五花肉切成小塊,與澱粉蛋糊混合腌制,然後炸至金黃色,與炸好的黑木耳片、厚樸片混合,放入蒸鍋蒸熟。小酥肉在山西運城的民間宴席上多采用羊肉,而晉城菜則采用肥肥的豬膘,先煮後蒸再炸。它叫紫蘇刀背,是當地的傳統菜肴。而晉中民間則選擇五花肉先炸後蒸,是節日、婚宴必上的壹道菜。制作流程:1。五花肉洗凈,切成3厘米的塊。這些碎片的厚度不應超過1厘米。加入鹽,用手抓勻,腌制10分鐘。將雞蛋打在碗裏,加入水澱粉和花椒水,攪拌均勻。用筷子攪動它們,妳可以感覺到液體慢慢流下來。2.中火加熱油鍋至四成熱,將切好的豬肉放入蛋液中,使其均勻地塗上壹層蛋液。3.將包好雞蛋的豬肉依次放入油鍋,小火慢煎至表面變黃後取出。4.直到所有的肉都煎好了,再用大火把鍋裏的油加熱到七成熱。待鍋內開始升起油煙後,放入之前炸好的酥肉,再炸壹次,看到表面變成褐色,再取出。5.妳不不需要往鍋裏加油。依次加入炸好的酥肉、蔥、姜、八角、桂皮、醬油、鹽,加入高湯(或清水)至肉的1/2。湯大火煮開後,蓋上蓋子,用中小火慢燉半小時,直到脆肉軟爛,湯變濃。出鍋後可以撒上適量的白胡椒粉和香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