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韻》,《賦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萬泉集》,《清華園日記》,《牛棚雜憶》,《朗潤園隨筆》、,《季羨林散文選集》,《泰戈爾名作欣賞》,《人生絮語》,《天竺心影》;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季羨林談師友》;《季羨林談人生》,《病榻雜記》,《憶往述懷》,《新紀元文存》,《母與子》,《三個小女孩》,《垂釣》。
擴展資料:
內容簡介
季羨林先生是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同時它還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懷坦蕩、學貫中西,讀他的散文是壹種享受,開懷釋卷,典雅清麗的文字拂面而來,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無論記人、狀物或摹事,筆下流淌的是炙熱的人文情懷,充滿著趣味和韻味。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6-2009.7.11)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人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並應聘留校任教。
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至1984年離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產黨。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
現為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他曾長期致力於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此外他還創作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
百度百科-季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