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壹直都流傳著壹句關於烹飪方法的俗語: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據傳這是世世代代的有烹飪經驗的人,經過不斷的試驗之後得出來的經驗。但是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呢?
魚不蒜,即煮魚時不放大蒜。農村的人們煮魚時,壹般選擇的食材都是村子的河裏捕撈出來的野生魚,這些魚除了在新鮮度上有保障外,還自帶鮮味兒。人們為了避免覆蓋住魚本身的鮮美,會選擇避免放大蒜這種提高食物香味的佐料,連其他的調味料也很少會放。
但是現在的人們煮魚,更多地是從市場中買養殖魚回來,養殖魚相比來說腥味兒更重,不放大蒜反而殺不了其中的腥味兒。
羊不姜,即煮羊肉時不放生姜。對於當時的農村人來說,生姜讓人容易上火,而羊肉則滋補非常,所以如果煮羊肉時放生姜,就會導致上火更加嚴重,實在太過滋補。
可是現在很多人在煮羊肉的時候,會用生姜焯水後去除羊肉裏面的腥膻味。
牛不韭,即煮牛肉時不放韭菜。農村的人們認為在炒牛肉的時候,不宜放韭菜。韭菜與牛肉都屬於發物,壹個對滋補人體有功效,壹個對預防感冒有益處,兩者搭配在壹起卻讓人更加容易上火。這樣不如分開烹飪。
現如今牛肉仍然不與韭菜搭配,因為兩者相克,容易使人中毒。
由此可見當時的俗語雖然有壹定的道理,但是並不是完全實用的。所以現在烹飪食物,還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