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美食:
鎮寧波波糖,又叫波波酥。它香甜、易化,所以又叫“落口酥”。主要特點是香、甜、脆,色澤麥黃。食之口內久留芝麻的清香。
波波糖,是清朝鹹豐年間,當時的貴州安順鎮寧州知州,為在當地發展糖食,廣向民間征集糖食制品。這時在鐘鼓樓腳的劉家老曾祖劉興漢認為鎮寧六馬盛產芝麻、糯米、麥子,於是決定以這幾種農副產品作主要原料試制糖食,經過多次試驗,幾度失敗,終於制成了酥、脆、香、甜、味美可口,別具壹格的“餑餑糖”。
它的制作過程有:發、榨、熬、扯、起酥等十幾道工序。它不僅好吃,經鑒定還含有大量維生素丙、葡萄糖和脂肪,營養豐富。並有潤肺、止咳、化痰和助消化作用。原名叫“餑餑糖”,後以制作過程的主要工序特征猶如水波蕩漾,就改名為“波波糖”。
經當地官府品嘗鑒定,贊不絕口,並用壇子封裝送上司品嘗,認定為佳品。曾有人贈聯雲:“鎮寧城,鐘鼓樓,既宏既高,高臨全宇稱魁首;劉記號,波波糖,又脆又香,香酥沁人譽名州。”從那以後。凡進京趕考的文人舉子,過往的各方客商,各界知名人士,都要買上幾封帶走。這樣,逐漸地馳名於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