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窩窩:艾窩窩,又稱江米團,是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壹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壹年四季都有供應。
2、驢打滾:驢打滾是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壹,因其最後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3、豌豆黃: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是北京春夏季節壹種應時佳品。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4、象鼻子糕:白芝麻50克、糯米100克、水100克、豆沙餡100克。
5、饊子麻花: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美食,很受老百姓愛吃歡迎,它的制作比較麻煩。
6、麻團:麻團又叫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廣西又稱油堆,是壹種古老的傳統特色油炸面食。制作起來也並不復雜。
7、焦圈:焦圈是壹種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名點,也是壹種古老的食品。焦圈起源很早,宋代蘇東坡曾為它寫過中國第壹首產品廣告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8、面茶:面茶是山西省太原市、晉中地區的壹種漢族傳統的面類名吃,壹般冬、春季食用最多。
9、雜碎湯:雜碎是指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四蹄等,俗稱“下水”。它又分兩種,即“牛下水”或“牛肉雜碎”、“羊下水”或“羊肉雜碎”
10、豆汁:豆汁(Fermented Soya-bean Milk)是老北京的獨特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制作粉條等食品後,剩余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粗纖維和糖分,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