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冬至節氣地方美食:
1、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壹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壹習俗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2、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壹歲”之說。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3、四川羊肉湯。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個好兆頭。現四川冬至包括咱廣元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4、赤豆糯米飯。
相傳,***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壹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壹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5、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冬至節在臺灣壹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6、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有俗語雲:“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這是壹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7、浙江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8、北京吃混沌。
《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辟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