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火把節的習俗

火把節的習俗

火把節的習俗有迎火、傳火和送火。

第壹天是迎火,也稱祭火,彜語為“都載”,這壹天彜族人民要宰牛殺羊,用美酒肉食迎接火神。婦女們制作蕎饃、楷粑面等美食,出門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圍坐在火塘邊喝酒、吃坨坨肉***同團圓時的歡樂和幸福。第二天是傳火,彜語為“都格”,意為頌火、贊火。

清晨彜族人民身著盛裝,帶上坨坨肉、蕎饃等美食,聚集在祭臺聖火下,參加賽馬、摔跤、唱歌、選美、爬桿、射擊、鬥牛、鬥羊、鬥雞等活動。第三天是送火,彜語為“朵哈”或“都沙”,是整個火把節的尾聲。夜幕降臨,人們祭過火神,吃過晚飯便點燃火把,陸陸續續的聚集在壹起,搭設祭火臺,舉行送火儀式。

火把節的神話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天地間有兩個大力士,天上的叫斯惹阿比,地上的叫阿體拉巴。有壹天,斯惹阿比要和阿體拉巴比賽摔跤,但是阿體拉巴有事需要外出,他吩咐母親用鐵餅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認為阿體拉巴以鐵餅為飯食,必然力氣很大,就離開了。阿體拉巴回家後,知道斯惹阿比剛剛離,便出門追上他,並和他進行了壹場摔跤比賽,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

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較為憤怒,於是派出大量蝗蟲來毀壞地上的莊稼,阿體拉巴便在農歷六月二十四的夜晚,砍來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到田裏去燒蟲,保護了莊稼,從此,彜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