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殼蟹是壹種生長在海裏的螃蟹,軟殼蟹是蟹褪殼後不久的壹個短暫形態;每壹次蛻變長大就是新的生命開始壹般,在脫殼同時還脫去鰓、食囊、內臟,因而全身沒有原來的壹絲汙垢。
擴展資料
營養價值
1、軟殼蟹的肉質細嫩,香味濃郁,全身可食用;
2、蟹殼的營養成分:有蟹黃素、蟹紅素、甲殼素、幾丁聚糖、碳酸鈣、蛋白質。
軟殼蟹營養豐富、全身均可食用,含18種氨基酸,營養成分除水分外,每100g含蛋白質14.0g,脂肪2.5g,碳水化合物0.8g,含鋅14.2mg、鈣39.7mg、磷2mg、鐵37mg、維生素A230國際單位,核黃素0.0051克等。
肌肉含有10余種遊離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較多。尤其是其軟殼富含遊離鈣,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為兒童增高益智上佳之品。
體型特征
螃蟹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將螃蟹的硬殼去掉後,我們可發現
中華沙蟹
螃蟹的身體部分受到壹層殼的保護,這些像盾狀的殼,生物學家稱為背甲(carapace)。
螃蟹身體左右對稱,可區分為額區、眼區、心區、肝區、胃區、腸區、鰓區。螃蟹身體的兩邊有附屬肢(appendage)連結。頭部的附屬肢稱為觸角,具備觸覺與嗅覺功能,有些附屬肢有嘴部功能,用來撕裂食物並送入口中。
螃蟹胸腔有五對附屬肢,稱為胸足。位在前方的壹對附屬肢備有強壯的螯,可做來覓食之用,其余的四對附屬肢就是螃蟹的腳,螃蟹走路移動要依靠這四對附屬肢,它們走路的模樣獨特而有趣,大多是橫著地走而不是往前直行。
不過和尚蟹例外,它們是直著走。基於螃蟹尾端的 2 只步足較少參與行走的特性,通過模仿螃蟹的行走方式開發了6足橫向移動步行機構,並對其運動特性進行研究,以滿足在剛性地面和農業生產所涉及的松軟地面行進的要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