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或者最普通的,甚至是低劣的食物,妳能吃出幸福感,滿足感妳能覺得這個食物跟妳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這才是會吃。
人類追求美食其實都是為了追求顱內高潮。如果從進化的角度講,開始有生物的時候是壹個單細胞的,它遇到了可以捕獲食物的時候,包裹起來慢慢發展成為多細胞生物體,分化出來,變成我們的感官。生物進化逐漸就是感官越來越靈敏,捕獲的信息越來越大,投射到大腦中樞,產生了很多神經遞質,如多巴胺、5-羥色胺、乙酰膽堿這樣的物質,所以給我們帶來了愉悅。
美食的感覺來自於三感觀:舌與口腔粘膜味蕾體驗感;牙齒咬定食物的紮實感;欲迎還拒的吞咽感。
家宴非常重要,表現壹個家庭的家教、家學、向朋友展示妳的家庭的來龍去脈的壹個最好的窗口。優質的飯局有壹個放松,調整自己的作用,不管在哪裏吃飯,都沒有在家裏吃飯舒服,這是壹種情感需要,現代人的疏離感需要溫暖的場景,老友、老酒、老地方,也是對自我的壹種肯定。這些人永遠彼此認可,永遠都在,壹定是放心的人。
家宴中的互動關系時沒有任何模式的,這種不確定性恰恰給人帶來很多新鮮感,很多啟發。不管是名酒名菜或者是自己獨創的果汁甜品,都是屬於家宴主人的。
吃的時候有安全感,有知足感,便會有獨立意識,自由意誌,這個很重要。
用力地認真生活!——陳立
剩余價值全用上,生活就過得豐滿。——竇文濤
我理解的過年,不是吃東西,不是喝酒,就是數壹數人頭。——陳曉卿
小時候中午回家吃飯,聽著評書,就有壹種悠長的安全感。——陳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