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偷食物”是指大人背著孩子吃飯不給孩子吃,還是偷別人的食物?
a:大人不要給孩子吃那麽多多糖,然後孩子看到吃的東西就吃,而不是偷別人的東西。
我又問:平日裏不給孩子吃糖嗎?
我通常每天給她壹顆維生素C糖。
我又問:妳為什麽要定期給她糖果?
這時,馬寶只強調維生素C是壹種補充維生素的軟糖,每天壹顆即可。此外,我已經告訴孩子們我需要說的壹切,沒有其他辦法。
———————————————————
在了解了總體情況後,我想提出幾點:
首先,不偷不搶都是小事,不用緊張。
5歲以上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愛吃糖果很正常,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也無可厚非。
然後,我們可以耐心地告訴孩子吃糖的壞處,並表明我們關心她,不希望她吃太多糖、長蛀牙和生病,而不是故意阻止孩子的行為。
另外,不建議每天給孩子吃軟糖。當她想吃糖果時,給她壹塊軟糖會更好嗎?
在與孩子溝通時,我們可以盡量減少負面詞匯,減少催促和命令的語氣,代之以積極和陳述性的詞匯。
例如,將“不要躺著看書”替換為“坐起來看書對眼睛不好”,將“不要吃得太快”替換為“細嚼慢咽對消化有好處”,將“不要磨蹭,不要走”替換為“時間不多了,妳能打包走人嗎?”諸如此類。
聽說過“白熊效應”嗎?妳越不去想白熊,妳就會越去想它。
所以,有時候不要太刻意地強調壹些東西,也許它會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