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正月十四又稱為什麽節

正月十四又稱為什麽節

有些地區正月十四又叫元宵節。

據調查,以正月十四為元宵的,除了臺州各縣(市、區)外,還有現寧海縣和象山縣,而舟山、溫州、紹興、金華、麗水等地區的元宵均為正月十五。

寧海縣,自晉太康元年(280)立縣起,長時期屬於臺州(臨海郡),1958年劃屬寧波專區;象山縣,系唐神龍元年(705)分寧海縣和時屬越州的鄮縣置,立縣時屬臺州,到廣德二年(764)改屬明州[開元二十六年(738)分越州置]。

故元宵為正月十四的地域,系唐前期的臺州地域。

關於正月十四幾種流傳較廣的傳說

壹為孝子改節說。明代臨海城關秦鳴雷,生彌月喪母,五齡喪父,出嗣於伯父秦文,未幾秦文亦亡故,由其伯母(繼母)楊夫人含辛茹苦撫養長大。

嘉靖二十三年(1544),秦鳴雷27歲中進士,廷試對策,閣臣進呈擬第三,時方明世宗祈雨郊壇,看其名,大喜,親擢第壹,為狀元。

飲水思源,秦鳴雷對伯母極為尊敬孝順,每逢節日,總是精心備辦佳肴美食供奉。可是伯母信佛,初壹、十五都要戒葷吃素,為了使他的伯母也能和家人壹起享受節日的口福,特將元宵提前壹天。

二為戚繼光抗倭說。相傳有壹年正月十四,戚繼光帶兵進駐臨海桃渚城。當晚,庫裏的糧食已不夠用,考慮到桃渚城裏的百姓多次遭倭寇洗劫,為了支援戚家軍已經省吃儉用,不能再給他們增加負擔。

解糧官張裏道帶領士兵把剩下的糧食磨成粉,兌水熬成糊狀,再加入各種蔬菜、肉類、豆制品和調味品,制成味道不錯的糟羹。消息傳出,桃渚百姓非常感動,為紀念此事就把元宵改為正月十四,糟羹也成為元宵的傳統食品。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正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