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喜歡吃濟南的砂鍋呢?!反正我是很喜歡,尤其喜歡壹道砂鍋豆腐!大家不知道吧,這道菜最早是出自菏澤的“老賈豆腐砂鍋”!烹制此菜,別具匠心。先將豆腐經旺火沸氣蒸出蜂窩狀,然後涼透壹點點濾出水分,再與粉絲、火腿、蘑菇、冬筍丁等放入砂鍋雞湯中,燒開罷改用文火慢燉,後用精鹽、味精調口,待豆腐入味後,淋熱油出勺,此菜湯鮮爽口,名雖“老賈”,實在“真嫩”。
小砂鍋裏存有大乾坤,在“砂鍋”的店裏,每次性急的食客拍桌子問,砂鍋為什麽還不端上來,師傅們總笑著說:“甭急,甭急,慢慢燉才有味嗎。”砂鍋如此,生活亦復如此。
國人歷來喜歡用砂鍋熬湯、燉肉,這是因為砂鍋是陶制品,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而砂鍋又素以文火慢慢燉為好,所以手腳毛糙的廚師做不來上好的砂鍋,猴急如豬八戒的食客也咂摸不出砂鍋的真滋味。煮砂鍋的師傅須具備熬中藥的心情,吃砂鍋也是食客僅次於品茶第二等大事。品茶須正襟危坐,安神撫氣,但吃砂鍋可以大呼小叫,可以用雙手往燙著的舌頭扇涼氣;品茶是閑雲野鶴的雅事,而砂鍋卻是大眾化的抗饑之物,引車賣漿者可以吃,吃得腹漲肚鼓連放響屁,小資女郎也可以吃,吃得臉現桃花直打飽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