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城市,可以讓人民更樂意生兒育女、長居久安?什麽樣的政策才能留住人才,讓城市得以永續成長?《》特別針對新成形、占臺灣總人口六成的五都進行調查;哪個城市最友善家庭?哪個城市市民覺得最幸福?
以前我們住臺北市的時候,我先生很希望廁所裏能有壹扇小小的窗。哈,這當然是壹個很大的奢侈。但是,妳知道嗎?我們現在臺南房子的浴室裏有壹整片的落地窗……」桃媽媽家事公司總經理湯靜雯和先生,在七年前受不了當假日父母,必須和三歲兒子臺北、臺南相隔兩地。毅然決定辭了臺北的工作,搬回故鄉臺南重新開始。
雖然臺南的工作機會不如臺北,但因為物價便宜,生活品質反而更好。湯靜雯回臺南壹年後,用八百多萬買下了臺南市永康區九十九坪的房子。她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在臺北的朋友同時買房子,也花了八百多萬,卻只買下臺北市萬華區十九坪的公寓。
「現在可以常常陪伴年邁的父母,他們也可以看到孫子成長,真的很幸福,」湯靜雯壹邊開車、壹邊緩緩的說。
*? *? *
前年從新北市搬到臺北市民生社區的顏小姐是位單親媽媽。顏小姐在民生東路五段,租了間五十幾坪的公寓,經營自己的美容工作室。獨力照顧的兩個小孩目前分別是國壹和小三,就讀的是臺北市滿額明星學校─介壽國中和民生國小。
顏小姐很滿意現在的家。因為民生社區生活步調優閑,三十幾個林木蓊郁的公園和住家緊密交錯。根據統計,臺北市民生社區居民平均每人享有三坪綠地,被視為「最適合養小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