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1、娘子關鎮社火:自古在娘子關鎮諸多村莊每年正月十六都要表演,是村民歡度新春佳節的形式:有武打、耍叉等其內容多為模擬古戰場故事。在正月十六上午村民自發組織帶上長矛、大刀、鋼鞭、劍、戰旗等道具上街,鑼鼓擂起社火便開始,圍觀人群越聚越多,形式很熱鬧的場面。
2、娘子關鎮河燈:是流傳於娘子關的壹種古老習俗。每年農歷六月六日是河神的節日,俗語有“六月六,大河大水鬥壹鬥”之說,是日,為祈求河神的護佑,村民在晚上成群結隊將燈放於河中,河燈隨水漂流,燈光與水色互相映輝,構成了壹道美妙水鄉夜景。
據民間傳說,此俗最早參與者為開河磨的人家和水邊居住的人家,後來參與者逐步擴大,演變為村民的壹種祭典行為。最初的河燈是用木板作為底座,四周彩紙糊貼,中間放麻油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資料:價值特色·核心區生活延續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燈,今日用泡沫塑料作底座,糊紙、點臘,制作也比較講究。
美食
娘子關的水磨面有玉米面、豆面、小麥面以及各種雜面,以味道香甜,享譽三晉。成為娘子關的壹大特產;石榴和柿子遍布娘子關的村村落落,味美價廉;羅非魚也是當地的特色,每位來到娘子關的遊客都會點壹道“紅燒羅非魚”;“娘子脆餅”也是娘子關近幾年剛推出的特產,餅子薄而脆,口味眾多,是遊客們的最愛。
特產
上水石是壹種表面粗糙、造型奇異而且能吸水的石頭,是制做盆景和假山的上好材料。這種神奇的石塊產於娘子關本地,五顏六色,形狀奇特,經愛好石刻者精心雕刻,更顯其神奇的魅力,如今已成為當地的旅遊特產。
上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這就是吸水性強的主要原因。在上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草,大的洞穴可栽樹木,由於石體吸水性強,植物生長茂盛,開花鮮艷。上水石可以散發濕氣,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濕潤環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