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蒓菜,古時為貢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晉書》記載“蒓菜鱸膾、王爵慕之”。蒓菜屬多年生睡蓮城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鱸魚、蒓菜),含蛋白質、糖、鐵和天門冬、亮氨酸等多種營養成份,有消腫、解毒、美容、減肥之功效,日本、美國、韓國、中國的醫學專家確認蒓菜可治療胃癌、食道癌等多種疾病。
2.“倒流水”——位於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北角,現為大歇鎮流水行政村委會所在地(曾經是原石柱縣鳳凰鄉政府所在地),下屬行政組5個,***有1500多人,土家族人口1300多人,占90%以上,方圓約20平方公裏,地處海拔近1000米,位於忠(縣)、豐(都)石(柱)三縣交匯處,與忠縣石子鄉、同合鄉、豐都縣太運鄉、龍孔鄉接壤。倒流水鄉場自解放前至今有趕集歷史(現趕二、五、八)。其地形有上街、下街之分,下街自然水流方向與上街雨天屋梁(屋檐)的流水方向形成逆向(即Y字形)走勢,所以舊時稱“倒流水”,後來簡稱“流水”而得名。
3.獨特生產方法和灌制工藝,讓酒與楠竹壹起生長,是目前國內獨創的復式發酵生產工藝,經第二次自然發酵後,釀成成熟的竹筒酒,采收後只作簡單成品加工處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產或密封加工處理。
4.竹筒酒對楠竹的選擇要求海撥高、多雨多霧、空氣濕潤的環境。公司選擇的楠竹林是在石柱黃水平均海撥800米以上山裏生長的楠竹,是在任何無工業及生活汙染的環境中生長的。
5.石柱土家人向來有吃野生菌的傳統,對各種菌類的辨認更有其獨到的經驗和技巧,吃法多樣,可燒、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燉,近年又推出了獨特的野生菌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