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蘇洵、蘇軾、蘇轍。他們皆工散文,雄健流暢是***同風格。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蘇軾,可以說是壹個才氣縱橫的人,不僅在文學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力,而且還在書法上、繪畫上也是自成壹派,而且還是個美食家,著名的東坡肉就是蘇軾所創!而且還工書善畫,多才多藝,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
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少時不喜讀書,只喜歡遊俠,在19歲時,才開始發奮讀書,後以論辯文名揚天下,蘇洵的主要成就在散文, 尤以論說文見長。他的政論文和史論文均針對時弊,博辯宏偉,以雄奇見稱。蘇轍的散文簡潔明淡, 在學術著述上也較有成就。比如六國論最為我們所熟知的,他的這篇六國論,其中的內容有,“”今日割十城,明日割五城,然後得壹夕安寢!“”其思路清晰,論辯非凡,可為壹絕,連歐陽修都視為奇人! 蘇軾,蘇軾成就最高,不但在詩、詞、文方面俱以明白暢達著稱。他就是我們心中的文神,無論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還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還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每首詞都能讓人感覺氣勢磅礴,置身其中,他是我的偶像,關鍵同時他還是壹個書法家,畫家,美食家,壹個人能做到這麽多,而且都盡善盡美,實在是高,令人敬佩! 蘇轍,也是偉大的詞人,與其父擅長的文章相同,其文章特點與蘇軾比較起來,偏穩定性的,他的三國論講述的是拿劉備與劉邦作對比,評論劉備智短而勇不足!讓後人引以為戒!
雖然三蘇在文學上都有很高的建樹,但是在政治上,他們都郁郁不得誌,只好寄情於山水之間!因為與王安石變法的觀點不同,有的就被罷黜了。但是,他們在文學上的建樹是非常了不起的,希望同學們要好好的學習他們的文章,壹定會有所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