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八十年代長大的農村孩子,可能印象中都有對某些食物的深刻記憶,在那個物質相當匱乏的年代,吃頓飽飯就是件很幸福的事兒,七碟八碗也只能在婚喪嫁娶時才能見到。平時吃菜基本都是自給自足,過冬時吃自家秋儲的大白菜、蘿蔔、土豆和腌制的鹹菜度日,很少見到綠葉青菜。
夏天就相對好壹些,因為每家房前都有壹個雖然不大,但是能夠種壹家人整個夏天吃的青菜,壹般到六、七月份,小院子裏的蔬菜如茄子、辣椒、豆角開始陸續成熟、登上餐桌,而此時養了壹冬天的小雞也開始下蛋了,這時,到菜園裏摘壹把辣椒,撿兩顆自家雞下的雞蛋,就能做壹道非常可口的下飯菜,叫雞蛋燜子。
那時做壹碗雞蛋燜子,就是壹家人的葷菜了,也足夠全家人吃壹頓飯的了,為什麽呢?又鹹又辣呀!雞蛋不多,用辣椒湊數,哈哈......,不過,也只有這樣才下飯,現在想想,也挺懷念的,前幾天買菜,剛好碰見有賣家鄉院子裏種植的那種薄皮尖辣椒,這種辣椒特別的辣,做雞蛋燜子最合適了,今天分享給朋友們雞蛋燜子的詳細做法。
雞蛋燜子做法非常簡單,跟平時蒸蛋羹類似。
所需食材:雞蛋2顆、尖辣椒4顆、鹽3克、油5毫升、生抽1勺、溫白開水250毫升、小蔥壹根。
制作過程:
1、首先將雞蛋的外殼清洗幹凈,以免表面的汙物及細菌打雞蛋時隨蛋液流入碗中,洗凈後將蛋液打入碗中,用筷子攪散;將辣椒洗凈,然後切成碎末待用;小蔥切碎末。
2、把準備好的辣椒碎、蔥碎放入蛋液中,倒入溫白開水250毫升,加入壹勺鹽、壹勺生抽、壹勺油攪拌均勻,上鍋蒸熟即可。這樣壹碗香噴噴的香辣下飯的雞蛋燜子就做好了。
以上是雞蛋燜子的家庭做法,希望對您有用,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