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油能帶出食物的鮮味,可用於腌制、煎、拌、烤、烘等烹飪方法中。蠔油在發展之初,被廣東廚師作為傳統的鹹味調味品,主要受到廣東消費者的喜愛。
由於蠔油是由大量新鮮的牡蠣精華濃縮精制而成,所以在烹飪菜肴時加入少許蠔油,可以增強鮮味和口感,使味道更加豐富。如今,蠔油已經不再局限於粵菜。無論是以北方菜為代表的魯菜,還是熱辣的川湘菜,還是擅長做鮮魚和紅燒的江浙菜,都少不了蠔油。
蠔油有“味使出來,無味使進去”的作用,用途廣泛,適合各種食材。無論妳面對的是什麽烹飪方式,蠔油在家裏或餐館裏都能大有用武之地,有助於誘發鮮味、提味、增色、提亮、掛汁。隨著蠔油越來越受歡迎,中餐以外的外國菜肴也開始添加蠔油作為調料。
擴展數據:
歷史起源—
牡蠣是壹種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海洋軟體動物,分布於我國南方沿海各地。1888年,壹個家庭小作坊在廣東珠海南水鎮悄然成立,主要銷售壹種新型調料——蠔油。作坊老板李錦尚,出生於1868。他的祖籍是廣東新會市七寶鎮李詠村。他早年喪父,與母親蔡相依為命。
因為勇於得罪土豪,被土豪迫害,他離開了家鄉,搬到了珠海南水。南水是珠江口的壹個小島,盛產牡蠣。為了謀生,李錦尚開了壹個小茶館,在裏面煮牡蠣賣。
有壹天,李錦尚像以前壹樣生火煮牡蠣,但他因為忙於其他事情而忘記了照顧它們。過了很久,有壹股很濃的味道,他沖回來想:壞了,恐怕是燒焦了!當他掀開鍋蓋時,看到壹層厚厚的褐色濃汁沈到鍋底,清香可口,令人食欲大開。
於是他隨意拿了壹點放入口中品嘗,覺得很好吃。不經意間,壹種新的調味品——蠔油發明誕生了!這真的是“無意的”而且“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得到”。李錦尚抓住了這個幸運的機會,靈機壹動,把這種新調料做出來出售。1888,李金積蠔油菜館正式成立。
百度百科-蠔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