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雞最有名,味美莫過於魚鱉了。
出處:原文出自陸遊的《飯罷戲作》
陸遊是壹個頗具文學氣質的美食家,他的美食情緒不亞於前輩吃貨蘇東坡。唐宋時,成都的美食很多,讓詩人滿口生津,對川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甲魚、江團、河鮮丙穴魚吃了個遍,燒肉、蒸、雞果蔬等都給他留下了美味的記憶。此文中即談到了陸遊當時在四川吃的蒸雞。
蒸雞的方法大多是用整雞,或是宰成大塊放罐子裏蒸,主要的是雞湯。陸遊則不同,他把雞打理幹凈後,在腰部劃開條口子,將香菌、大蔥等作料塞進雞肚子裏,然後慢火蒸制,香氣撲鼻,湯色肉質俱佳。
擴展資料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
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裏。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