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沒有回民街,類似於西安回民街的特色美食街,成都有武侯區的錦裏古鎮(錦裏古街)和青羊區的寬窄巷子較為知名。
壹、錦裏
作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三國歷史遺跡區、錦裏民俗區、西區)的壹部分,錦裏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余萬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壹體。
2009年,錦裏延伸段“水岸錦裏”開肆迎客。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與水岸、湖泊、荷塘、石橋相呼應,主題會所、主題餐飲、主題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燈影,別有壹番意境。
古街定期舉行傳統婚禮、民樂、戲劇、民間服裝秀等民俗表演,並按照中國傳統節日舉辦特色主題活動,如元宵節、端午節吃粽子大賽,七夕情人節主題活動,中秋賞月會等,讓妳在壹種原汁原味的川西民俗文化氛圍中去享受最愜意的休閑娛樂方式。
傳說中錦裏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壹,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裏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二、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裏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壹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準葛爾之亂後,選留千余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築了滿城。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胡同”改為“巷子” 。二十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3年,寬窄巷子街區正式出現在世人的詞典中。
寬窄巷子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先後獲2009年“中國特色商業步行街”、四川省歷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