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搜索小學四年級中秋節手抄報

搜索小學四年級中秋節手抄報

適合小學四年級繪制的中秋節手抄報,簡單又美觀。

關於中秋節課摘抄的內容分享。

中秋節的由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壹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壹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壹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和中秋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玩兔爺

玩兔兒爺是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中秋習俗。玩兔兒爺的中秋習俗起始約在明末。“老北京”過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壹項習俗是供兔兒爺。“兔兒爺”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最初,“兔兒爺”用於中秋拜月祭祀。到了清代,“兔兒爺”逐步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地區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壹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蔔事情的吉兇。例如蔔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壹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壹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中秋節神話傳說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後來民間把故事進壹步發揮,有了多個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宮,據西漢《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五母那裏要來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壹起來繪畫好看的中秋節手抄報,為節日增加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