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潮菜:白灼血蛤
血蛤(蚶),又名魁蚶、赤貝、毛蚶、泥蚶、花蚶等,是壹種貝類海洋生物,生長在灘塗裏。主產浙江、江蘇、山東、廣東、遼寧等地。殼呈扇形或三角形,左右兩殼形狀相同,或左殼稍大於右殼。長2.5~8厘米,寬2~6厘米。血蛤背面隆起,有數十條直楞如瓦壟狀,由頂端向周圍放射,楞紋明顯,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間而成。殼內面乳白色,光滑,上端邊緣有與肋紋相應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鋸齒。質堅硬,能砸碎,斷面白色。氣無,味淡。以整齊,潔凈、無殘肉、無沙土者為佳。
據本草綱目記載:血蛤(蚶)“味甘性溫,功能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健胃、清熱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熱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等”。
在潮州,血蛤壹般的做法是經開水燙幾秒之後就可以吃,因為撥開殼就可以看見血壹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為血蛤。
白灼血蛤原料:血蛤、生姜、醋
做法:
1、新鮮的血蛤用毛刷刷洗幹凈,瀝幹水分;
2、坐鍋燒水,水開後,用網漏把血蛤放入開水中燙810秒鐘取出;
3、生姜剁成碎末,添加陳醋,兌成醬醋汁,剝殼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