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百度指數顯示,emo日均搜索指數為3226,EMO日均搜索指數為2773,最高峰值為86807。日均信息指數1305,最高峰值52737。
“emo”從90年代末00年代初就有了。不過當時“emo”的含義比較簡單,是emocore的簡稱,全稱是情感硬核,即情緒硬核或情感硬核。
這個詞條有壹個特別的解釋,是壹種類似朋克的搖滾音樂。最初源於硬核朋克,但包含了更復雜的編曲,歌詞更多觸及情感主題。
流行原因:
“emo”來自朋克文化,有亞文化背景,容易引起年輕人的共情。“emo”不僅可以融入表情包,而且朗朗上口,易於表達。“emo”短小精悍,簡單易懂,在年輕人快節奏的交流中很容易傳播。
此外,短小的結構和新穎的形式為二次創作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讓“emo”可以順利嵌入圖像形成表情包,從而“emo”得到進壹步傳播。
1和“emo”的區分度很高。在中文網絡語境中,字母形式的網絡熱詞相對較少。直接由英語單詞演變而來的熱詞更是鳳毛麟角。
2.“emo”的內容新穎。《emo》立足於亞文化,凝練地反映了新時代年輕人的社會心理,令人耳目壹新。
3.“emo”的結構很簡單。“emo”是首字母縮寫,由“emotional”的前三個字母組成。很容易融入漢語話語,簡單簡短,容易記憶。
4.“emo”具有很強的壹致性。“emo”的來源是“情緒”,屬於高考詞匯,在年輕人中廣泛普及。同時,“emo”的亞文化背景與青年群體的利益相關。即使是不了解“情感硬核”的年輕人,也樂於接受這個反映青年文化的網絡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