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美味,並能告訴大家美在哪裏,就是美食家。
美食家和吃貨乍壹聽似乎區別不大,都是對美食有著濃郁興趣的人。但如果深究的話,其實他們之間還有著微妙的不同。美食家的重點往往不是吃食,而是品味。他們喜歡對食物進行藝術品般的鑒賞,鑒別其食材,品評其技法,細咂其色香味,甚至還要講講它背後的壹段歷史典故,將其升華到文化高度和精神境界—還能用詩壹般的語言描繪出來,分享在飛機雜誌和時尚專欄裏。
相比之下,吃貨則要平民得多。吃貨原來是個貶義詞,意指那些只知道吃的傻子。如今時移世易,自嘲成為潮流,於是吃貨和屌絲、女漢子之類的詞壹樣,變得廣為流行,人人都喜歡以吃貨自居。與美食家相反,吃貨最執著的,是吃,不是食。吃貨是直率且直抒胸臆的,對他們來說,食物只是滿足自己口腹之欲的手段,終極目的是那壹瞬間落肚的幸福感。所以他們不挑剔,不深究,輕易就會被感動:冬天宿舍裏的火腿腸+泡面,夏天街頭的壹根奶油冰棍,緊挨著肉包子餡兒的那壹層面皮,白米飯上澆的壹勺剩菜湯,都會讓他們幸福得頃刻間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