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美食家蘇軾嘗試過的美食有東坡肘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涼粉。
概括如下:
1、東坡肘子:東坡肘子是四川地區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北宋時已有此菜。
2、東坡玉糝:據《輿地紀勝》中記載,在隋朝開皇年間,隋煬帝楊廣為使天下名士鹹集京師而遍征天下佳肴,易州名士蘇放把自己做的“玉糝”獻給煬帝,壹吃之下大為贊嘆,龍顏大悅,立即欽定為宮廷禦膳房頭牌菜。蘇軾任職鳳翔府時,又做這道菜供鳳翔人民享用。
3、東坡腿:蘇軾被貶到黃州時,已年近半百,他除了朝夕研究學問外,下鄉救災,在田間和農人壹起插秧種麥,更常到長江邊去捕魚、到江上去采摘薕菜,壹齊烹制。
4、東坡芽膾:芽膾就是東坡芽菜,蘇軾在《送王子立》詩中說:“要知吾人舍不得錢,為君試寫幾錢字”,蘇軾自己舍不得錢也舍不得家,更舍不得自己壹直以來的美食文化研究。他研究芽菜,把芽菜比成故鄉的愛人、知己、伴侶,比成自己的肝腸寸斷。
5、東坡墨鯉:蘇軾把長江中的魚不加分辨都叫“團魚”,也稱為“墨魚”。蘇軾被貶黃州時是59歲。他在長江邊發現了壹個江潭,“水清而深,恍非人世”。他非常喜歡這個地方,“時從漁者捕魚深淵中歸而飲之酒,寫了壹首詩《江潭小雪》記其事”。
6、東坡涼粉:據傳蘇東坡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時,到鳳翔東湖避暑。夏日炎炎,天氣悶熱,蘇東坡想要吃壹些清涼爽口之物。
於是他讓仆人娶了壹些小扁豆,然後將豆子研磨成粉狀,然後細細熬煮成糊狀,盛入石頭器皿中待其冷卻後,切成條狀,配以鹽醋辣椒等佐料涼拌,因其口感爽、滑、並有清涼解暑之功效,此後在鳳翔各地廣為流傳,時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於是將這道菜命名為“東坡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