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習俗
寒食節飲食的東西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漿、青粳飯等;寒食節的供:面燕、蛇盤兔、等。飲料有:春酒i、新茶、清泉甘水等。這些大多用來祭食盤兔,寓意盼望國家富強。
2、插柳習俗
柳為寒食節象征之物,原來是懷念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流傳民間也就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3、踏青郊遊習俗
寒食節也叫踏春,這始於唐宋。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了踏青的場景:歲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
4、吟詩習俗
在寒食節時候,文人墨客們或者思念親人,或者是借景抒情,感慨良多,靈感頓生,或詩興大發等。據《全唐詩》記載裏有唐玄宗、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們來創作關於寒食節的詩詞,都豐富了文人的生活娛樂。
5、祭拜掃墓習俗
寒食節祭拜掃墓在南北朝到唐前期被視為“野祭”。人們每家每戶都會到自己的祖墳上,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上滾下來,用柳枝或者起個疙瘩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為沾上先祖的德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