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湛江、海南等地產量較多。菠蘿蜜樹的樹高壹般為15至20米,樹齡約300年,木材堅硬,可制家具,也可作黃色染料;樹液和葉藥用,消腫解毒。壹般4年至5年開始結果。菠蘿蜜果實碩大,長橢圓形,棕綠色,壹般重8千克至10千克,最大可達15千克至20千克,為水果中果實
最大之王。菠蘿蜜果的果實淺黃色,品種主要分為濕包和幹包兩大類,濕包菠蘿蜜果皮堅硬,肉瓤肥厚,多汁、味甜,香氣特殊而濃;幹包菠蘿蜜果汁少、柔軟甜滑,鮮食味甘美,香氣中等;成熟時,皮黃綠或黃褐色,外皮有六角B形瘤突起,堅硬有軟刺;肉淡黃白色,味甘甜多汁,故名菠蘿蜜。菠蘿蜜果有止渴、通乳、補中益氣功效,品質以幹包菠蘿蜜果為佳,在雷州半島地區多為零星種植於庭院中,菠蘿蜜包大味美,而聞名遐邇。菠蘿蜜春季開花,果實成熟於夏秋季節,成熟時香味四溢,分外誘人;果實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鋸齒,肚裏黃燦燦的果肉濃香味美,有“水果之王”的美譽!菠蘿蜜的濃香可謂壹絕,吃完後不僅口齒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盡,余香久久不退。連嘴饞的小孩子都知道,偷吃了菠蘿蜜,是瞞不過大人的。為此,菠蘿蜜又有壹個好聽的名字——“齒留香”。
說起菠蘿蜜,許多生長在雷州半島的人都有甜蜜的童年記憶。每逢盛夏,菠蘿蜜圓鼓鼓綠油油的果兒掛上了樹幹,就惹得孩子們垂涎欲滴。大人們越是嚴加看管,小孩子就越是望眼欲穿。菠蘿蜜不僅味美,而且還是良藥。在雷州半島地區的徐聞縣,人們經常會用菠蘿蜜和蜂蜜的果實來泡浸成菠蘿蜜酒,這種液體金黃的甜酒被人稱為“徐聞液”;除此之外,當地人還用米湯泡上菠蘿蜜樹葉配成偏方來治肚痛等疾病。關於菠蘿蜜的藥效,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菠蘿蜜性甘香……能止渴解煩,醒脾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