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飲食受雲南,廣西的影響。
在昭通,最怕吃的就是城裏面的婚宴,千篇壹律,而且浪費現象十分嚴重;最喜歡吃的就是農村的“八大碗icon”,豬肉、牛肉、羊肉,包括白菜、青菜、粉條等食材,都是自家種養的,價格便宜、綠色環保。
尤其是每家人辦事情,村裏最厲害的廚師們,都會放下自家的活,積極幫助主人家,做出來的飯菜也非常的美味。
前幾天,村子裏有人家辦喜事,壹個親戚從千裏之外趕來參加。這個親戚曾經也在老家農村呆過,雖然在城市混得不錯,但是很多年過去了,她對家鄉的“八大碗”味道依然戀戀不忘、記憶猶新,時刻惦念著。
這次回來時,由於路上堵車,沒有趕上正餐,但絲毫不影響她夢中的“八大碗”,主人家也是毫不吝嗇,盡管只有她壹個人,仍然壹樣不少的擺了出來。俗話說:“饑不擇食。”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人,壹旦餓了,吃什麽都香。
飲食是壹種文化,而中華美食則譽滿天下。中國飯好吃,外國人愛吃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人們經過不斷的總結已形成了中華美食的八大菜系,即魯、川、粵、閩、蘇、浙、湘、皖流派。
漢族菜肴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
壹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為:蘇、浙菜好比清秀素麗的江南美女;魯、皖菜猶如古拙樸實的北方健漢;粵、閩菜宛如風流典雅的公子。
川、湘菜就像內涵豐富充實、才藝滿身的名士。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風韻,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中原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中原菜是八大菜系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