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受嘲笑的食物,簡單粗暴的做法,甚至還有星空餡餅和黑布丁等異國菜肴。除了香腸、培根、西紅柿、蘑菇、雞蛋、烤豆和吐司,幾乎沒有其他東西。正如作家毛姆所說:早上像國王壹樣吃飯,中午像乞丐壹樣吃飯。
簡單的思維是美國食物不好吃的另壹個原因,也是美國食物和中國食物的最大區別。
例如,為了吃,中國人可以不遺余力地用新鮮的蝦、青蟹和魷魚燉上好米飯三到四個小時,直到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澱粉變成糊精或麥芽糖。壹勺海鮮粥入口有淡淡的甜味,最後豎起大拇指:“鮮香”!但是美國人不壹樣。他們想吃甜食。只要幾勺糖就可以了例如,美國冰淇淋是壹種甜點,只要在裏面放糖就行了。另壹個例子是中國人強調烹飪應該“好吃”。在有限的調味下,讓味道以各種方式滲透到食物中。但美國人會想,撒鹽就行了。
善於包容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壹種文化優勢,但在食物方面,這絕對是美國食物的缺陷。這種包容性從來沒有反映出像中國和香港這樣的全球食品的包容性。與日本人不同,他們不會把西點變成外國水果來提高自己的品味。也許是出於強烈的文化自信,美國廚師在品嘗不同國家的食物之前,通常會使它們符合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有句話說得好,能做的不如能說的,能說的不如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