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說,她在學生時代就很受寵,根本就沒她碰過竈火。等到她讀高中的時候就索性壹直在外頭吃了。
媽媽結婚後,家裏的菜基本都是爸爸操持的。雖然簡易,但是她從不挑食。
不過,現在媽媽做的菜可謂是五花八樣,色香味俱全。她還經常邀請親朋到家裏吃飯。大家都誇爸爸有這樣壹位賢內助,真福氣!
爸爸就在壹旁對我說:“要不是為了讓妳吃上營養健康的飯菜,恐怕妳媽媽壹輩子都不會做飯。”
接下來,爸爸就給我講述了關於她修煉成美食專家的艱難歷程。
原來,小時候的我經常挑食,爸爸自己做的菜“平平無奇”根本就不符合我的口味。
剛開始下廚,媽媽先嘗試蒸餃子,結果忘記了時間,火把鍋裏的水燒幹了,餃子變得比石頭還堅硬,並散發著焦糊的味道。洗菜過濾的籃子放在燃氣竈旁邊也融化了壹個大窟窿,媽媽看到這個場景,心都慌亂了,趕緊去關閥門,結果碰到壹旁的碗碟,掉了壹地。媽媽哭著說道:“我在廚房真的是水土不服。”
不過壹想到要給我做出營養餐,她默默地收拾了壹切。跟著抖音、小紅書學做美食,她會先寫下菜譜,然後到超市壹樣樣地挑。有時候,超市沒有的,她就去菜市場找。菜市場沒找到的,她就網上買。冰箱裏不論是保鮮櫃還是冷凍櫃,滿滿堆的都是菜。爸爸想放瓶飲料都沒能塞進去。
就這樣媽媽壹步壹步走下去,終於逆襲爸爸成為我家禦用的“美食專家”
我很喜歡吃媽媽做的菜,裏面有種特別的味道。媽媽用平凡的雙手點亮了平淡的菜譜,照亮了我的壹日三餐。聽完爸爸的故事,我頓時覺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