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鹹陽美食介紹 鹹陽有哪些美食

鹹陽美食介紹 鹹陽有哪些美食

1、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幹饃,是陜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面食小吃,尤以乾州鍋盔(乾縣鍋盔)最為有名。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

2、三原泡油糕。泡泡油糕是陜西三原縣很有名氣的漢族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富強粉。西安飯莊和五壹飯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中華名小吃”的金榜。

3、泡泡油糕是燙面包入黃桂白糖餡經油炸而成,因起糕面有隆起的松泡,故名。泡泡油糕據傳原為皇宮點心,“安史之亂”時,有壹位善制此糕的禦廚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縣。為了謀生,便做起制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藝從此傳入民間,成為三原縣壹帶世代相傳的美味。清朝年間,壹些掌握了制作油糕技術的三原縣人,到西安制售為生,使泡泡油糕傳至西安,並由此名揚遐邇。

4、餷酥。乾縣著名小吃,用馬油和面,包以冰糖,青紅絲、綿白糖作餡,入鍋油煎,餅即發起成泡,顏色金黃,香酥可口。據傳餷酥原為宮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時作為供品敬獻,隨之流傳到民間。因馬油難得,故今多以大油代之。

5、乾州掛面。乾州掛面也叫酸湯面、酸湯掛面,看著細而白、吃著筋而光,並且耐存、耐煮,便於攜帶。不僅在乾縣境內,現已成為關中地區群眾日常食用和饋贈親友的壹種佳品。制作乾州掛面,首先要選用苜蓿地裏生長的小麥,這種小麥皮薄面包,有筋性,謂之“筋麥”。用這種小麥磨出上白面粉,作為制作掛面的基本原料。經配料、和面、揉面、醒面、切條、掛制等幾道工序制成掛面。有壹位祖籍乾縣,又在乾縣任教多年的老師告訴我說,乾州的掛面具有“酸、辣、旺、光、、筋、香”等特點。“酸、辣”,自然是指掛面的口味了。“光、筋”指的是乾州的掛面吃起來,既光滑可口,又有嚼頭。而“旺”和“香”,當然是說調掛面的湯,油旺旺的,香氣撲鼻,非常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