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美食有:刀削面、太原頭腦、平遙牛肉、碗禿、大同羊雜。
1、刀削面。刀削面,別稱“駙馬面”,是山西省的壹種特色傳統面食,為“中國十大面條”之壹。刀削面流行於山西省及其周邊地區,據傳是唐朝駙馬柴紹始創,各種口味的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大同刀削面最為著名。
2、太原頭腦。頭腦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壹種傳統小吃,屬於晉菜,該菜品由肥羊肉、藕、山藥等食材做成。其湯裏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品嘗時可以感到酒、藥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
3、平遙牛肉。平遙牛肉,山西省平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清嘉慶年間,邑人雷金寧及其子孫三代,在城內文廟街設有興盛雷牛肉店,長達百余年。到光緒末年,又有任大才與其子任仰文在城態銷內西大街設立自立成牛肉鋪,所制牛肉可帆旁遊與興盛雷牛肉相媲美,均為正宗產品。
4、碗禿。碗團是流傳千年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的傳統面食小吃,在方言裏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脫、碗團”。碗團是用蕎面同水揉到壹塊兒,加熱熬成粥糊狀,晾涼以後即成。
5、大同羊雜。吃羊肉的習慣,漢人和有些少數民族也有不同,少數民族只吃羊肉,把羊下啟尺水全扔了。而漢人吃完羊肉之後,還把羊頭、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腸以及羊血等洗凈,煮熟、切碎,配以蔥、辣椒、鹽等調料熬制成湯,因為裏邊雜七雜八應有盡有,故稱羊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