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蘿蔔山會的由來及歷史
雲溪庵俗稱“下村廟”,位於現今的臺東道口路,始建於元代,屬道教廟宇。廟內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關帝聖君神像,歸嶗山太清宮管轄。建廟時,因廟前有清清的河水流過而得名。過去,這裏出產的蘿蔔又脆又大,民間又有“正月初九吃蘿蔔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說法,因而蘿蔔就成了廟會上的主要商品。逢廟會日,人們來這裏賣蘿蔔、買蘿蔔、吃蘿蔔,久而久之,清溪庵廟會就被人們稱為“蘿蔔會”。 “雲溪庵”因地勢低狹,年久失修,在青島建置初期廟宇被毀,但蘿蔔會卻壹直延續下來。如今的蘿蔔會,從正月初九到正月十壹,會期3天。會上商家雲集,人流如潮,各類商品琳瑯滿目,每年都有4000多個攤點,與會人員達百萬人次。圍繞蘿蔔做文章是蘿蔔會的壹大特色,商業部門和各地商販調運來大批品種不同的蘿蔔,僅1994年壹屆即售出各種蘿蔔9萬公斤。由文化部門組織的集食品、藝術於壹體的蘿蔔藝術雕刻大賽,得到了各大賓館、飯店的響應(因為食品雕刻已成為高雅宴會的象征),海天大酒店、黃海飯店、華天大酒店等星級賓館每年都派出特級廚師和雕刻高手參加比賽。壹個個普普通通的蘿蔔,在他們的刻刀下,轉眼間變成“百鳥朝鳳”、“二龍戲珠”、“雄鷹展翅”以及四季花卉等栩栩如生的藝術品,令圍觀群眾贊嘆不已。另外,由百名民間藝術工作者參加的剪紙、編織、布貼畫、紙貼畫等現場表演比賽,同樣受到廣大群眾的贊賞。在蘿蔔會上,富有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市場、觀賞類商品市場格外受人青睞。字畫、盆景、奇石、雕塑、花鳥蟲魚、民間玩具、各類編織品、旅遊紀念品攤點前都聚集者大批顧客,書畫市場在這裏也顯得生氣勃勃。近幾年的蘿蔔會,屆屆有突破,年年有創新,已成為島城春節後第壹個有影響的民間節日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