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地攤火鍋做法

地攤火鍋做法

最初的地攤火鍋,壹個煤爐,壹口鍋,幾張木凳子就成,和趕集擺攤神似,故得名。乍看地攤之名似乎有些失逼格,可實際上,吃無高低貴賤之分,花高價往五星級酒店奔未必能滿足胃口,路邊五毛錢壹串的麻辣燙未必不能吃出靈感。

吃地攤火鍋,食客可以選擇自己帶肉和蔬菜,或者直接在老板處要。自帶食材的方式在食品安全形式嚴峻的今天顯得非常前衛和環保,老板提供地點工具米飯和鍋底,僅收取少量的鍋底費。發展到今天,除了最老牌的龍場幾家地攤火鍋以外,其他的都不用自己再帶食材過去。

地攤火鍋在貞豐最流行的壹段時間,有人說,當妳聞到壹股臭襪子味道的時候,妳就進入了貞豐。這和地攤火鍋的做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我以為,火鍋的靈魂在底料,底料不好,之後上的湯、主菜、配菜都是白費。地攤火鍋的底料用豆鼓和糊辣椒面混炒,加少許水,炒至豆鼓和辣椒混合出香味後加少許水就成。吃的時候先放肉類,後放蔬菜。肉類有鮮肉、脆哨等,配菜有豆腐、豆芽、人工菌、土豆、蔬菜等。

在吃地攤火鍋的時候,有壹道主菜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脆哨”,所謂脆哨就是將新鮮的五花肉炸至半幹,起鍋時加入醬油醋鹽等調料。脆哨肥而不膩,色澤偏紅,入口香,有嚼勁。

配菜也極講究,多以白菜為主,也有時鮮的野菜,菜很新鮮,水靈靈的樣子,有的店家配菜就是自家地裏種出來的,就單這點配菜也足以甩貴陽部分火鍋店的配菜好幾個黔西南。

地攤火鍋傳至貞豐後,民間的廚藝高手們為了適應市場,對鍋底做了改進,創造出了清湯火鍋、豆米火鍋等新鮮的樣式,大大豐富了地攤火鍋的內涵,也為食客提供了更多選擇的余地。

逢到吃飯的高峰期,經常看見店外壹排等候的食客,也只有在等吃地攤火鍋的時候,喜愛飯前經濟半小時的貞豐人不會因為沒有店裏沒有麻將感到不滿和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