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棒棒雞的起源是什麽

棒棒雞的起源是什麽

1895年,四川省周氏先祖發明棒棒雞技藝,歷經120余年發展,現由其第四代傳人周仕英和第五代傳人李良鋒執掌正宗傳承,已擁有全國連鎖店鋪逾1000家,是國內較有影響力的熟食連鎖企業。

棒棒雞,又名“樂山棒棒雞”、“嘉定棒棒雞”。此菜原始於樂山漢

棒棒雞

陽壩(今為眉山市青神縣漢陽鎮),取用良種漢陽雞,經煮熟後,用木棒將雞肉捶松後食用。在中國烹飪史上,曾有用木棒敲打的名饌“白脯”,見於賈思勰《齊民要術》。

相傳明清時期,在雅安的偏遠山區,有人特好美食,經過長期的鉆研和湯料搭配實踐,烹制的雞肉味道上佳,絕密高湯與紅油飄香,讓人垂涎欲滴!但當時生產力落後,雞肉是壹種奢侈享受,只在逢年過節才吃上壹次,有人想出妙招,把整只雞切成很多薄片,按片銷售,收到奇效,銷量出奇的好。“雞片”名聲大嘈!此後又出現壹個新問題:僅憑菜刀無法將每片雞肉切勻,顧客在購買時也常挑剔大小。

於是,商家用小木棒作為標準,將雞切成均勻薄片,保證每個顧客購買到的雞片厚薄壹致,雞肉也更加入味。

宰切時,壹人持刀壹人持棒,配合默契;木棒敲擊刀背時,發出的聲音隨力量輕重而變化,抑揚頓挫,自成節奏,給人以聆聽樂曲般的感覺,故名“棒棒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