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
1.古代的月餅在中秋節被作為祭品食用。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時,流行於宮廷,但也流傳於民間。當時俗稱“小餅”“月子團”。到了明代,成為全民普遍的飲食習俗。如今品種更多,各地風味各異。其中,廣式、北京式、雲南式、蘇式和潮式月餅深受中國各地人民的喜愛。
2.月餅是古代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自從它們流傳下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形成了。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就有壹種“太史餅”,以紀念中國月餅的“始祖”太史文忠。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了芝麻和核桃,為月餅的制作增加了輔料。這時就出現了壹種圓餅,裏面填滿了核桃,叫做“胡餅”。
3.據說起源於唐朝。據《羅鐘見聞錄》記載,中秋節在曲江設宴款待新進士時,唐僖宗送了壹個月餅給新進士。有壹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唐玄宗覺得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明月,脫口而出“月餅”,“月餅”之名漸漸在民間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