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賞燈的來歷: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壹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也是壹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