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原本在宋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立秋前後正是西域進入西瓜的采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壹種嘗鮮。
又據《二般秋雨齋隨筆》中記載,西域婦女擇立秋之夜到田間去摸瓜,稱之為“摸秋”。可能和西瓜的形狀像孕婦的大肚皮,瓜內有子象征有兒子有關。
在我國習俗中,“瓜”總與繁育後代有密切關系。
據講,“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較好的瓜,則預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婦女能多生兒子。
為了能確保摸到好瓜,壹般白天選好了瓜放在確認的位置,入夜後讓女人們去“摸”,這時的“摸秋”儼然是占蔔活動了。
隨著西瓜的種植擴大,城裏人也開始以立秋吃西瓜為歲時習俗。
時至今日,北方人仍把立秋吃瓜稱為“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