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鮮是指在中國長江下遊水域中出產的三種肉質鮮美的魚類——河豚、鰣魚和刀魚。[1]
自六朝以來,由於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的極力推崇,撰寫大量有關的詩詞文章,長江下遊城市形成歷史悠久的品嘗江鮮的狂熱嗜好,例如蘇東坡拼死吃河豚。
由於大量捕撈,長江中的鰣魚已經基本絕跡,而刀魚的產量也急劇下降,價格頗為昂貴。河豚,天生含有劇毒,被冠以最危險的美食之稱。“劇毒河豚”至今在各地的禁食名單之列。 《本草綱目》有記載:“河豚有毒”,“味雖珍美,修治失法,為之殺人”。
“吃河豚”最早起源於今江蘇江陰。明代《江陰縣誌》:“河豚魚,立春出於江中,盛於二月。無頰無印鱗,口目能開及作聲,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 上世紀50年代,長江下遊壹帶只有江陰燒的河豚能賣。
目前 長江鰣魚已現“功能性”滅絕,30年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