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姿主張人性沒有善惡之分,這與荀子的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論構成了對人性的三種理解。高姿提出的“食物、顏色和性也是”這句話只是說出了人類和動物的相似特征。
孔子的觀點是:我從未見過壹個好德行的人是壹個好情人。
解讀:人過於追求淫蕩的本性,卻不追求賢良的本性,因為他們偏於物而不博學,爭論是非時也不觀察。
資料來源:《子涵論語》和《衛靈公論語》。
孟子的觀點是:仁義禮智不從外,而從我。
解讀:仁義禮智不是外界鍛造的,而是自我固有的。孟子沒有反駁高姿關於食物和顏色的論述,而是強調義也是自然。儒家首先把仁義道德放在第壹位,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
出處:《孟子·告子篇》第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