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羊節是在具有彭祖文化內涵的徐州民間食俗的基礎上總結創制的節慶。彭祖時代,徐州地區普遍有食羊之習俗,彭祖創造的“羊方藏魚”正是那個時代羊菜烹飪技藝的升華。
據史典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宰相範鑫曾到今魯南壹帶隱居,見魯南壹帶草肥水美,便在此地養羊致富。恩澤百姓。在末朝之前,羊肉都是我國宮廷宴席上的主角。到了元朝,北方遊牧部落的契丹人統壹了中國。
《黃帝內經·素問》也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見伏天食羊可以使陰陽平衡、寒熱互補,有益氣補虛、強身健體之功效。
在蘇北地區大伏天吃羊肉,是壹個老傳統,有點反季節的味道。近年來這個壹地的老傳統與滬郊農家旅遊結合起來,形成了固定的“伏羊節”。每年小暑起,上海莊行鎮都會舉行伏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