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小吃“回頭”的由來?
回鍋肉是北京特有的壹種清真小吃。這種食物形狀像元寶餛飩,色澤金黃,半透明,外嫩內鹹。食材:以牛羊肉為餡,加入黃醬、蔥、姜、油、鹽等調料。肉餡500克,蔥或青菜餡500克即可。制作方法:先將水燒開至90度,倒入面粉,用木棒在鍋內攪拌均勻,至無疙瘩,成熱面條。出鍋後分成幾塊,挑好晾涼,在壹些面團中加入少許堿性面粉,揉勻,拉成小劑量,壓成長方形面團,中間包餡兒,就像包餃子壹樣,只不過包好後,把兩頭轉回中間捏封口。所以,叫回頭。包好後放在熱油裏炸,又鹹又好吃。前人有感於“回頭”之名,寫了壹首詩說:“光在哪裏,苦在哪裏?前路恰到好處,客人驚於名,忽可喚回。”吹回去賣給清教徒。還有壹種類似的食物,叫火燒炒肉,不同的是皮是圓的,肉是密封油炸的。這兩種食物是回族人開齋節必吃的,也可以作為平日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