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饑荒食譜 - 白花蛇舌草簡介

白花蛇舌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白花蛇舌草的別名 7 來源 8 植物形態 9 采制 10 性味 11 功能主治 12 化學成分 13 白花蛇舌草的藥理作用 14 附註 15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白花蛇舌草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白花蛇舌草的中成藥 1 拼音

bái huā shé shé cǎo

2 英文參考

Herba Oldenlandiae

oldenlandia diffusa

3 概述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為中藥名,出自《廣西中藥誌》[1]。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2]。

4 拉丁名

Herba Hedyotis (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hedyotis (《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reading Hedvotis Herb

6 白花蛇舌草的別名

蛇舌草、蛇舌癀、蛇脷草、蛇總管、二葉葎、羊須草[1]。

蛇舌草、竹葉菜、蛇利草。

7 來源

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全草[1]。分布長江以南各地[1]。

8 植物形態

壹年生草本,全株無毛,高20~50cm。莖纖細微扁,從基部分枝。葉對生,線形,長1~2mm,基部合生,頂部芒尖;無葉柄。花單生或對生於葉腋,常具短粗的花梗,長2~3(~5)mm;花萼筒頂端有開展的4齒裂;花冠筒狀,白色,裂片4;雄蕊4,生於花冠筒喉部,與裂片互生,花藥突出;花柱絲狀,花2~3mm,柱頭2裂,裂片寬扁,有 *** 狀凸點。蒴果扁球形,直徑2~2.5mm,室背2裂,宿萼裂片長1.5~2mm。花果期7~8月。

生於曠野、池塘邊草叢中。分布於我國南部。

9 采制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10 性味

苦、甘,寒[1]。入胃、大腸、小腸經[1]。

性涼,味甘、淡。

11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消癰[1]。

1.治腸癰,痢疾,黃疸,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近用於治療多種腫瘤[1]。煎服:15~30g[1]。

2.搗敷癰腫瘡癤,毒蛇咬傷[1]。

12 化學成分

本品含雞屎藤次苷及其甲脂、車葉草苷酸、去羥梔子苷酸、熊果酸、齊墩果酸、對香豆酸及β谷甾醇等[1]。還含有揮發油、從中提取的34種化合物[1]。

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豆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三十壹烷。

13 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腫瘤、提高免疫功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等作用[1]。

14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