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塘經過1年的養殖生產後,池埂被風浪侵襲會有所損壞,池底淤泥會增厚,加上殘餌、魚蝦糞便的沈積,池塘條件惡化,因此必須及時清整以改善羅氏沼蝦的生活條件。
(1)幹池曝曬:利用冬春季節蝦塘閑置的時機,排幹池水,充分曝曬池底,加速有機物分解,使池底土壤疏松,提高池塘肥力,減少病害。
(2)修整池塘:清除淤泥,加固整修池埂,堵漏防滲,改善進排水系統,清除雜草,平整池底,為翌年的養蝦生產做好準備。
2 清塘除害 清塘除害是指在放養前施用藥物,清除不利於羅氏沼蝦生長的各種敵害生物。可分幹法清塘和帶水清塘兩種。清塘藥物有多種,應根據蝦塘敵害生物的具體情況適當選用,而不同藥物的藥力持續時間也不同,這關系到清塘後的放種時間,壹般可在放種前10~15天進行清塘。常用的清塘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漂粉精)、茶粕、巴豆、魚藤酮、氨水和敵百蟲等,可根據敵害生物的情況靈活選用。3 註水培肥?壹般情況下,清塘後7~10天藥性即可消失,這時就可向蝦塘中加註新水。註水時應在進水口設置過濾網,網目在60目左右,並要求安裝嚴密,以防止敵害生物和浮草、雜物進入蝦池。為使清塘後蝦池迅速提高肥度,培養蝦類天然的飼料生物,加註新水宜分批進行。為使蝦苗能做到肥水下塘,施放基肥是壹項很重要的技術措施。基肥壹般采用有機肥,主要有糞肥(人類尿、家畜家禽類)、綠肥(如水草、旱草、樹葉等)、混合堆肥(即綠肥和糞肥混合堆制發酵而成)等。施肥量根據池塘條件、水質狀況、肥料質量而定,壹般是1.5畝施150~300千克。總之,要把池水培育成水色呈黃綠色或紅褐色,透明度在30~35厘米左右的優質水,以提高蝦苗的下塘成活率,促使蝦苗正常生長。同時,必須嚴格掌握好施肥的時間,壹股在放苗前3~4天,最多不能超過1周,這樣才能做到餌料生物適口。
4 設置隱蔽物羅氏沼蝦喜底棲生活,平時多分布在水域邊緣,喜歡攀援在水草或其他物體之上。因此,池塘中最好長有高等水生植物、底棲動物、附生藻類、浮遊生物和微生物等,這些種類既可作為蝦的飼料,又可作為隱蔽場所,尤其在羅氏沼蝦生長蛻殼時能有效地避開敵害生物。所以,池塘養殖羅氏沼蝦應人為地移植水生植物,設置隱蔽物,給蝦創造壹個良好的生長生活環境。目前,生產中使用較多的水生植物有水花生和水生雍菜,移植時必須經過清洗,水生植物移植面積控制在5%左右,不要超過10%,否則要及時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