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饑荒食譜 - 脾氣暴躁,生氣多疑?快來試試中醫的這些小妙招吧!每個人都可以學習。

脾氣暴躁,生氣多疑?快來試試中醫的這些小妙招吧!每個人都可以學習。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肝為木質,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升、通、疏、泄,與行氣、活血、情誌變化密切相關。如果肝臟排水不暢,就會有相應的病理表現。壹方面,如果肝的疏泄功能過強,行氣亢盛,就會導致肝氣亢盛,出現急躁易怒,出現面紅目赤、頭痛頭脹等癥狀;二是肝失疏泄,肝氣不足,肝氣郁結,可能導致抑郁、脆弱、猜疑、憂慮,出現脅肋脹滿、女子乳房脹痛等癥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註意疏肝理氣的重要性。壹般有兩個治療原則:平肝瀉火,疏肝解郁。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疏肝理氣的按摩小妙招。努力學習就能學會!

平肝瀉火法:按摩三陰交穴、Interrow、夏溪,按雙側太沖,65,438+0.2min/點,65,438+0.20 65,438+0.60次/分,20 min/次,65,438+0次/日,按湧泉穴,揉法以皮膚熱透為度。具有平肝瀉火、疏肝理氣的作用,對脾氣急躁、易怒的人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如果眼睛紅腫,可以點高深莫測、太陽、風池穴、合谷,有清肝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頭痛、頭脹明顯者,點百會、頭尾、風池穴,按摩太沖、夏溪、太溪,有疏肝利膽、止痛通絡之功效。

疏肝解郁法:按摩穴位有:魯谷、風池、太沖、頭尾、湧泉、合谷、風府、內關、神庭、百會、中脘、太陽、四神聰、唐寅。揉法,1.2分鐘/點,1.20 1.60次/分鐘,20分鐘/次,1次/天。此法具有開竅醒神、疏肝解郁、補養肝陽、行氣順氣、調節臟腑陰陽平衡的功效,對焦慮抑郁患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若胸脅脹滿明顯,應以揉法施於中脘、、掌門、門門下,然後平揉胸部,斜揉兩側肋部,有理氣解郁、消脹消痞的作用。對於乳房疼痛明顯的女性,按摩鐘山、天宗、烏木、硬瘡、乳根,用拇指尖按壓陽陵泉,有通乳散結、活血化瘀的作用。

另外可以通過點內關穴、外關穴來調理肝氣。操作時,用壹只手將拇指按在內關穴上,同時將中指或食指按在外關穴上,按揉內關穴20次左右,再將拇指和食指或食指相互抵住按壓3-5次。雙手輪流按壓,保證次數相等。

每個人都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中醫穴位按摩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簡單易操作。我們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