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畫壹個三角形,註意邊角再畫壹個圓,壹個粽子的輪廓就畫出來了。
2.然後多畫壹些粽子的輪廓和粽子葉的線條。
3.接下來,壹部分葉子塗上綠色,其余的塗上淺米色。
4.繼續給每個粽子畫可愛的表情。
5.然後,在粽子下面,畫壹個籠子抽屜,塗上顏色。
6.最後加點愛和熱,端午可愛的粽子就畫出來了。
粽子的起源:
粽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是用來祭奠祖先和神靈的。相傳公元前340年,楚國愛國詩人、醫生屈原面臨亡國之痛。5月5日,他抱著壹塊大石頭跳進了古洛河。為了防止魚蝦損害他的健康,人們把大米裝在竹筒裏,放進河裏。這是粽子最原始的形態。
春秋時期粽子的發展:小米用茭白(茭白葉)包裹成角狀,稱為“角小米”;米飯密封在竹筒裏烘烤,稱為“筒粽子”。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個時候,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還有中藥益智仁。
粽子從唐代到現代社會的發展: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呈圓錐形、菱形。宋代有“蜜餞粽子”,即在粽子中放入水果。
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從野竹葉變成了野竹葉,然後就有了用蘆葦葉包裹粽子的添加劑。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清代:“火腿粽子”出現。現代社會有很多種粽子。壹般糯米都是用谷殼包裹的。